CN
|
EN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机构
师资
杰出人才
专任教师
实验技术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机构
成果速递
学术交流
仪器共享
本科生
最新通知
专业架构
课程设置
学习资源
学籍管理
创新活动
奖励荣誉
本科生活
招生与就业
研究生
通知公告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学位授予
研究生奖助学金
研究生境外交流
研究生优秀成果
优秀学位论文
诚聘英才
党群工作
公示公告
师德师风
党建工作
团建工作
工会工作
学工园地
公告通知
学术科创
缤纷物院
党团建设
集体荣誉
学生风采
新闻公告
学术会议
学术报告
青年教师沙龙
新闻
公告
简报
公示区
系友之家
系友联系
友情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成果速递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机构
成果速递
学术交流
仪器共享
21
2024-07
王慧田、汪喜林研究组首次实现多模轨道角动量梳状数字激光器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慧田、汪喜林研究组在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简称OAM)激光器研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含一对共轭多螺旋相位全息镜和嵌入简并腔的嵌套环形腔结构设计策略,既规避了不同OAM模式间的随机竞争,又解决了OAM模式数量和手性的控制问题,成功实现了多模OAM梳数字激光器;进一步演示了腔内增强的OAM梳二次谐波产生。
05
2024-07
梁世军-缪峰团队首次实现基于拓扑边界态的类脑计算
梁世军-缪峰团队首次实现基于拓扑边界态的类脑计算
18
2024-06
梁世军、缪峰团队首次提出基于超导二极管效应的量子神经元晶体管
超导体,作为一种展现独特宏观量子效应的材料,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近年来发现的超导二极管效应,为超导体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已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研究焦点之一。凭借无耗散的单向导通特性,超导二极管效应不仅能够为超低功耗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全新思路,突破传统电子器件的能耗瓶颈,而且还有望推动新型计算范式的快速发展。
13
2024-05
北京谱仪III实验发现与胶球性质一致的X(2370)粒子
北京谱仪III实验发现与胶球性质一致的X(2370)粒子
26
2024-04
梁世军、缪峰团队实现了“片上材料合成实验室”
低维材料在未来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电子等领域的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应用依赖于不同性质的材料,这对材料的合成提出了可定制化要求。尤其是,发展可原位进行电学测试的低维材料制备方法对于凝聚态物理、电子学及电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均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材料合成通常依赖于庞大的实验空间以及漫长的时间等待,无法兼容原位的电学测量和器件应用,这使得材料合成与应用之间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22
2024-04
陈伟教授、邢定钰院士课题组基于非厄米物理视角提出谷电子学新方案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陈伟教授和邢定钰院士课题组在介观电子系统的非厄米物理效应研究中取得有趣进展,提出了能谷依赖的非厄米趋肤效应(valley-resolved non-Hermitian skin effect)并将其用于构筑具有高极化率和高鲁棒性的能谷过滤器(valley filter)。
08
2024-04
刘晓峻教授、程营教授课题组基于声学空间微分器实现高对比度超声成像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研究所刘晓峻教授和程营教授课题组在超声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研发了一种基于声学轨道角动量的声场空间微分器,能够高效提取不同类型物体的形状边缘信息,显著提升超声成像的对比度。
28
2024-03
赖耘、彭茹雯、王牧合作团队基于非对称白光散射机制实现了宏观的透明哑光超表面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赖耘教授、彭茹雯教授和王牧教授合作团队,利用新型超表面实现了全可见光波段的极端不对称光散射,进而实现了一种融合了高透明性与哑光特征的宏观光学材料,其可以在保持完美透明性的同时,展现出如粗糙物体表面一般的哑光外貌。这类新型光学材料在隐形、成像和显示等领域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切实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体验。
28
2024-03
Nature!南京大学杜灵杰研究团队在凝聚态物质中探测到引力子模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团队在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利用极低温强磁场共振非弹性偏振光散射技术在高迁移率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国际上首次观察到具有引力子特征的集体激发——引力子模(引力子激发)。
25
2024-03
黄璞合作团队在重力测量研究上取得进展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黄璞研究团队与中科大、浙江大学团队合作,利用室温磁悬浮技术成功的对地球重力潮汐进行了观测,这是重力仪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22
2024-03
张敏昊副研究员、宋凤麒教授课题组实现电调控单原子磁性与存储晶体管原型设计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原子制造研究院张敏昊副研究员、宋凤麒教授课题组与华中科技大学卢兴教授课题组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杨涛教授课题组等合作,基于Dy@C84团簇单分子晶体管电输运平台,结合理论计算分析,系统研究了单原子磁性的电调控。 单原子存储是一个早年的梦想。1959年,费曼预见了通过操控单个原子/分子来改变物质实现功能。
20
2024-03
张鹏课题组发现一种新的激子绝缘体单晶候选材料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张鹏课题组利用激光以及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揭示了Ta2Pd3Te5单晶材料中存在随温度变化的自发能隙打开行为,电子衍射显示此能隙的打开同时伴随着微弱的晶格畸变,同时进一步的观测发现该能隙会被表面钾掺杂破坏以及能隙内存在一对杂质平带,这些表现与激子态的信号高度一致,表明该材料非常有可能是一种新的激子绝缘体单晶材料。
11
2024-03
梁彬、程建春课题组实现远场深亚波长声波操控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研究所、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梁彬和程建春课题组在深亚波长声场操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基于局部非线性效应突破声波衍射极限的物理机制,在远场实现了高达1/38波长的空间分辨率,为声波的精准操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0
2024-02
陈伟教授、邢定钰院士课题组提出拓扑超导体能隙以上特征信号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陈伟教授和邢定钰院士课题组在拓扑超导体探测方案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超导能隙以上波戈留波夫准粒子的Tomasch振荡可以用来区分s波和手征p波超导体。
14
2024-02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辉团队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罗宇团队基于共形变换光学方法在薄膜铌酸锂芯片上实现集成宽带非线性光子器件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辉团队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罗宇团队基于共形变换光学方法在薄膜铌酸锂芯片上实现集成宽带非线性光子器件
<
1
2
3
4
5
6
7
8
9
10
>
到第
页
共11页
确定
南京大学
研究生院
本科生招生网
小百合物理版
邮件系统
就业信息网
物理学进展
npj Quantum Materials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