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团队以“凝聚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的实验发现”成果入选!另该成果已于1月22日成功入选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入选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成果简介
根据波粒二象性,引力子被视为引力波所对应的自旋2的假想粒子,是连接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关键。理论推测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或涌现出类引力子,这种凝聚态准粒子是自旋2的低能模式激发(称为引力子模或引力子激发),但一直未观测到。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杜灵杰等自主设计、组装了极低温强磁场共振非弹性偏振光散射系统,基于砷化镓量子阱,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模。这种类引力子的实验发现从二维空间角度揭示度规扰动的量子是自旋2的低能激发,为在凝聚态物质中研究量子引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有助于理解引力子物理的量子规律。该成果证实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新的几何描述,有望推动半导体电子系统微观结构探测及拓扑量子计算发展。
杜灵杰个人简介
杜灵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和物理学院,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归国就职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物理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三五族半导体中新奇量子物态的极端条件输运和光学研究。
杜灵杰取得了若干国际开创性成果,包括:(1)基于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模,(2)首次观察到玻色子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他领衔研究的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4年“南京市十大科技成果”、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攀登项目(2024年)等。他荣获2024年南京大学“先进工作者”等。
关于“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20届,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弘扬了科学精神,推动了基础研究的科学普及,促进了公众对基础研究的了解、关心和支持,已成为盘点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年度成果的重要品牌活动。
关于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自1994年启动以来,至今已举办31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祝贺杜灵杰教授团队!
期待更多南大物理人
在探索前沿科技的征途中
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胸怀寰宇,勇担使命!
再创佳绩,争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