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湍流噪声仿生学控制的理论建模、机理与优化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1月16日(周四)14:00
报告地点:鼓楼校区唐仲英楼 B501
报 告 人:吕本帅,北京大学
摘 要:
湍流噪声是常见的由流动引起的噪声源,广泛存在于包含旋翼与平直翼的设备中。例如,尾缘噪声由湍流边界层流过翼型尾缘时散射引起,是大型风力发电机、水下螺旋桨等应用中的重要噪声来源。前缘噪声由来流湍流与翼型前缘相互作用引起,是多级叶轮机械系统的重要噪声源。基于仿生学的前尾缘锯齿是常用的降噪方法。在前期工作中,报告人利用傅里叶与施瓦兹迭代的方法,建立了锯齿形前尾缘的噪声理论预测模型,揭示了锯齿降噪的物理机理,并根据理论模型提出了决定降噪大小的两个无量纲参数。进一步地,通过计入湍流的非冻结特性,有效提升了降噪频谱的预测精度。基于前尾缘噪声模型,报告人从理论上证明了最优锯齿形状应满足的数学条件,并据此提出了新的ogee齿形,在前缘噪声实验中带来高达8个分贝的额外降噪效果,在尾缘实验中也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报告人简介:
吕本帅,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主持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1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声学专业,2018年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2017-2020年分别在加州理工学院与剑桥大学开展访问学者以及博士后研究。主要利用理论建模与实验研究湍流声学以及流动稳定性问题,包括喷流噪声、翼型前尾缘噪声以流固耦合噪声的建模、预测与控制。近几年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Physics of Fluids, Experiments in Fluids等声学与流体期刊共发表期刊学术与会议论文30余篇,担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声学专业组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空气动力学学报》以及《声学学报》等青年编委等职务。
主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苏省物理学会
联系人:马小松,Xiaosong.Ma@n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