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术 报 告
量子奇异性及量子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郭光灿院士
当宏观世界的尺度小到原子尺寸的量级,称为微观世界,在此世界中粒子不再遵从经典物理学规律(牛顿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等),而必须遵从量子力学的规律。由量子力学支配的世界称为量子世界。量子世界有着与我们熟知的宏观世界完全不同的奇奇怪怪的新特性。本报告将通俗地讲解这些量子奇异性。基于量子特性,人们开发出新的技术,称为量子信息技术,其特性远远优于宏观世界的技术,将有力地推进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本报告将介绍其中标志性的技术:量子计算机和量子密码。
时间:2019年6月26日,星期三,14:00-16:00
地点:南京大学唐仲英楼B501
郭光灿院士简介
郭光灿,1942年12月出生于福建惠安。196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后留校任教。1981年9月-1983年9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学部院士,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从2004年4月起被聘为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5年1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兼职教授,2012年被聘为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名誉院长,2013年被聘为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2016年被聘为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名誉院长,2017年9月以领军者身份加盟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学建设队伍。
1990年10月-2014年8月先后担任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2011年9月至2015年7月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2012年5月-2017年6月先后担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郭光灿院士长期从事光学和物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量子信息实验室。已培养博士90余人,其中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
郭光灿院士曾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科技部中长期规划“量子调控”重大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首席科学家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学术带头人,2003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奖,2006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7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进步奖,2013年获教育部高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CCTV年度科技创新人物;2014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