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非线性声学大会(2025 ISNA)于7月1-4日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非线性声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大会共同主席、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军,美国声学学会主席、ISNA国际委员会秘书长Mark Hamilton,以及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王伯根、党委书记鞠艳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
开幕式上,郑海荣副校长代表南京大学,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南京大学始终秉承“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在声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推动我国声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德森教授作为大会共同主席致辞。他指出,非线性声学作为前沿交叉学科,在医疗健康、海洋探测、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杨军教授代表中国声学学会,对国际声学界加强合作交流提出了展望。
Mark Hamilton教授回顾了ISNA会议的发展历史,强调非线性声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呼吁大家推动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更多突破性进展。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章东教授主持。
报告环节
会议邀请澳门大学徐青松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范铮教授分别作题为“磁性微机器人的精准生物医学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在基础设施、微结构与能源系统中的跨尺度应用”的大会邀请报告。
大会期间举办多场特邀报告、专题研讨及海报展示。作为非线性声学领域的顶级盛会,本次大会不仅为全球学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将推动声学技术在医疗、海洋、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本次大会由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声学学会、美国声学学会、复杂系统理论物理中心、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物理学会、江苏省物理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大会官网:https://www.isna202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