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新型量子材料、高质量器件制备及其电子拓扑物态研究的新策略
报告时间:2024年3月28日(周四)15:30
报告地点:鼓楼校区唐仲英楼 B501
报 告 人:张立源, 南方科技大学
摘要:
新型量子材料因其独有的量子特性、新奇的物理现象以及出色的性能而成为研究热点。实现高效的调控手段、制备高性能器件,以及发展新型测量技术是推动量子输运领域进展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新型量子材料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应对新材料性质的未知性、多样性和器件制备过程的不确定性等挑战。比如,像ZrTe5和HfTe5这样的二维薄膜,其表面活性强,容易在惰性气氛中改变性质,这使得制备高质量的二维材料和组装器件变得极为困难。为了克服这些新面临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新途径和新方法,包括采用大面积机械剥离技术、无污染低损伤转移技术、原子层级的低膜泡贴合技术,以及精确的图形化微纳原位裁剪等方法,这些措施和手段显著提高了器件组装和制备质量的可靠性。此外,我们的报告还将分享我们团队在过去五年内为实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更广泛的晶体材料系统中所做的探索。我们将深入讨论选择其他材料系统的策略、三维器件精确制备的重要性,以及实验测量技术的复杂性。同时,我们也将展示在InSb、Bi2O2Se、HgSe等体材料上取得的最新实验成果,讨论这些三维材料器件在未来作为研究新物理现象如丢番图方程、量子拓扑纽结以及无理数统计等的潜在实验体系的可能性。
报告人简介:
张立源,男,1975年03月,浙江衢州人。1997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2007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后;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14年至今,在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工作,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晋升为教授。所获荣誉:2020年腾讯科学探索奖,以及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张立源研究组的研究兴趣主要为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量子材料及量子输运特性与微纳米器件制备方面的研究,近期关注层状量子拓扑材料的量子输运实验研究及其量子功能器件的制备。2019年,带领团队实验上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该成果引起了媒体和领域内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分别入选了2019年度的“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2年该成果入选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十三五规划科技创新成就展的重大物理成果。
主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苏省物理学会
联系人:王雷,leiwang@nju.edu.